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

 2023-03-04 08:11:51    49  

吃日料不出丑!刺身小知识,早看早知道!喜欢日料的朋友都收藏了

随着日本料理和韩式料理店的普及,大家也对刺身这种食物(做法)不再陌生,对食用生鱼片有了更多的兴趣。

日式料理跟我们中式料理有很大的区别,日料中的刺身吃法是日料中的重头戏。日式料理店的价格也比较昂贵,但仍然让人期待和向往。

在食用刺身时有很多讲究,厨师制作刺身时也会遵从烹调技巧,也为了避免在吃生鱼片时,自己不了解刺身知识而变得尴尬,下面分享一些关于刺身的小知识,喜欢日料的朋友都收藏了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1张图片

烹调刺身的小提示

一、选料须知

做刺身不能用淡水鱼,因为淡水鱼的鱼肉中可能有寄生颚口线虫。而且一部分的淡水鱼小鱼刺较多,不适合做刺身使用。

当然,所有的海鱼也不是都能做刺身,如鳕鱼就不可以,它含有异尖线虫。同样,淡水螺(如福寿螺)猪肉、羊肉也不适合做刺身。

常见的刺身鱼种有鲔鱼、金枪鱼、鲷鱼、鲣鱼、秋刀鱼、河豚等。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三文鱼和金枪鱼了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2张图片

三文鱼又名大马哈鱼、鲑鱼。它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与太平洋、北冰洋交界的水域,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。因为其肉质鲜美被国际美食界誉为“冰海之皇”。

三文鱼的颜色也极具诱惑力,色泽艳丽,白橙两色相间,纹理清晰,吃起来细腻可口,入口后你能感受到它肉质十分爽滑,但不油腻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3张图片

金枪鱼是生鱼片的宠儿,我们也常常能看到海钓者,瞬间钓起金枪鱼的镜头。这种纺锤形的鱼种,每年都有被卖出天价的新闻,这种鱼之所以能卖出天价和其本身的肉质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。

这种鱼的肉非常厚实,颜色褐红,像极了肌红蛋白。金枪鱼吃起来鲜味较重,口感比较厚重,对于刺身爱好者来说是难得的美味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4张图片

刺身食材对存储的要求很高,既要保证新鲜度,又要达到一定的储存温度。

二、储存要求

刺身原料的冷冻温度必须控制在摄氏零下18 度或以下,家用冰箱可能达不到这个温度。冷藏温度要在摄氏 4 度以下。

三、专用工具

刺身的加工和中餐的料理手法有所不同,不是中餐中一把菜刀走天下,做生鱼片要用专业的烹饪工具,如刺身刀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5张图片

刺身刀按外形可分为两类,一类刀背较厚,厚约半寸,尖头短身,多用来斩鱼头及起鱼肉,类似我们用的砍刀,称之为出刃庖刀。

还有一种细长的刺身刀,因为它的刀身细长而得名柳刃,也叫柳刃庖刀。

柳刃通常用高碳钢制造,因而它的硬度很高,所以它非常锋利。用它来做刺身最合适不过了。一把好刀可以使料理更加的美味和养眼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6张图片

四、加工技巧

加工刺身时刀与鱼肉的纹理要成‬90 度角。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,利于咀嚼而且口感好。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,那样筋纹太长,口感不好。

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、好吃为准‬。一般有薄切和厚切一说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7张图片

这里讲得“好吃”有三层含义:一是容易入口,二是方便食用,这是加工的重点;三是鱼片的厚薄能充分体现该鱼的最佳味道,部位不同薄厚略有区别,只为突出鱼肉的口感和风味。一般鱼片厚度约 5 毫米,例如三文鱼、金枪鱼、鲥鱼、旗鱼等。

这个厚度,吃时既不会觉得腻,也不会觉得没有料。有的鱼要切薄一些,如鲷鱼,其肉质紧密、硬实,太厚了反而影响口感,切得薄一些才好吃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装进盘里的生鱼片,都要处理干净。绝对不能有鱼骨和鱼刺,这是刺身制作中的大忌!以防卡住食客的喉咙,发生危险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8张图片

五、装盘要求

刺身的装盘方法有平面拼摆、四角形拼摆、薄片拼摆和花色拼摆等多种。原料的数量用三、五、七奇数的方法盛放,这是做刺身最有特色的装盘方法。

呈现刺身菜肴时,原料要求有冰凉的感觉,所以要用冰块打底。而且刺身的鱼片冰镇之后才好吃。通常先用冰水泡洗食材,再以碎冰打底,装饰各种花草,营造各种造型,在冰面上铺上生鱼片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9张图片

六、刺身蘸汁

在家里制作时,用20克一品鲜酱油加5克左右的绿芥末膏调匀即可。下面分享三种酒店版本的刺身汁。

1、海苔酱油

原料:生海苔、芡汁汤、鱼生酱油 200 各毫升,料理酒 100 毫升,味精 3 克。适用刺身料:海胆、鲷鱼、章鱼、带鱼、蛤蜊、小海鳗、象拔蚌、鲜贝等。

2、果味刺身汁:芥末膏 10 克,椰浆 6 克,橙汁 20 克,番茄汁 15 克,白醋 10 克,红油 4 克,芝麻 5 克,白糖 4 克,鸡汁 3 克,广东米酒 5 克。制作:将上述原料调匀即可。适用范围:三文鱼刺身、北极贝刺身、赤贝刺身等。这是创新的中式刺身蘸汁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10张图片

七、怎么吃刺身

1.往小碟中倒入寿司酱油。这种酱油比普通酱油口感更轻柔鲜甜,不会掩盖生鱼片本身的味道。

2.在刺身上放很小一块芥末,把刺身对折,夹住芥末。太多会呛到,可以闻一下白酒可迅速缓解,否则迎接你的就是眼泪汪汪。#我最拿手的一道家常菜#

3.用刺身鱼片蘸一点碟子里的酱油,整块放进嘴里,闭口咀嚼。不同的刺身或寿司也会有不同的蘸料和吃法。
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-第11张图片

八、吃刺身的顺序

一盘综合刺身中,正确的吃法是按照颜色吃~从白到红。因为通常白色的鱼油脂较少,味道清淡,如鲷鱼、墨鱼等,而红肉鱼则通常油脂比较丰富,包括鲑鱼、海胆等适合留到最后吃,这样才不会把味觉打乱。#家庭美食大赏#

口味应该从淡到浓,才能吃出食物的层次感。也可借助配菜丰富味蕾。在连续吃不同刺身时,可吃点萝卜丝等配菜或者喝口茶水清一清味蕾。

  •  标签:  
相关推荐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生活百科

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,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,家境贫寒,刻苦读书,自幼写作优秀,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,被人称为江郎。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,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,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,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。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,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,家境贫寒,刻苦读书,从小写作优秀,文章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,声名远扬,人称江郎。他长大后任职宣城太守时,一日停船在禅灵寺庙,梦见一个自称孙景阳的人出现,表示曾赠送江淹一匹锦缎,现来讨回。江淹伸手掏向怀中,果真抽出几尺锦缎。孙景阳见状却生气地表示江

2023-03-22  10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生活百科

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。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。元曲大家中,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、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。他说:“尝谓元人剧词,约分三类:喜豪放者学关卿,工锻炼者宗实甫,尚轻俊者号东篱。”明代何良俊在《四友斋丛说》中说:“元人乐府称马东篱、郑德辉、关汉卿、白仁甫为四大家,”在此以前、元代周德清在《中原音韵》序中说:“乐府之盛之备之难,莫如今时…其备则自关、郑、白、马.一新制作。”但是,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,却没有以“四大家”称呼四人。这些

2023-03-22  7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生活百科

一、中国丝绸国粹精评:丝绸是中国的特产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,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,史称"丝绸之路"。从西汉起,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,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。由此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,中国也被称之为"丝国"。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,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,也称天然丝,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,包括桑蚕丝、柞蚕丝、蓖麻蚕丝、木薯蚕丝等。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,由蚕改

2023-03-22  6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生活百科

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之一,出现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,约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,它是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,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。那么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,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?«——【·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·】——»社会背景甲骨文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,商朝,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,共历时约500年。商朝时期社会主要是以农耕为主,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,社会分为上下两级,上层是贵族和祭祀阶层,下层是农民和手工业者。商朝还有强大的宗教信仰,相

2023-03-22  10
日料怎么吃(关于日料你必须知道的常识)生活百科

古来勤学励志的人物不在少数,囊萤映雪、悬梁刺股、牛角挂书……其中,凿壁偷光的匡衡,更是成为了代代文人学子砥砺奋行的榜样。然而,匡衡的故事似乎堪堪停在了他偷光苦读,成为一代相宰,扬名立万的巅峰时刻,之后的匡衡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?是辅佐王业,贤良终老,还是另有所为?兰陵建业志:立志读书,发奋用功匡衡,字稚圭,出身世代务农之家,家境苦寒,自记事起,他就提着等半身高的饭盒,踉踉跄跄地跑到田间地头给家中的劳动力送饭,再大一点,他已经可以勉强握住锄头,像模像样地除草松土了。匡衡的原名叫匡鼎,自小他父亲就去

2023-03-22  9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ke20.com/shbaike/8464.html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1566108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