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19 08:08:38 22
近日来,湖南南岳衡山风景区惊现魔性黄盖雕像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。很多网友吐槽景区的雕塑粗糙、低俗……今天我们来看看国内比较著名的雕像——乐山大佛。
一直以来四川就有"天府之国"的美称,四川不仅有大气壮丽的自然风光,同时也有着浓郁的佛教文化。除了峨眉山,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——乐山大佛。这尊佛像雕塑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耗时90年才完成。
乐山大佛是在山岩中雕刻成的,它的头部与山顶平齐,它的脚站在河边,双手扶着膝盖。乐山大佛高达71米,乐山大佛之雄伟壮观,是那些小的雕塑所不能相比的。乐山大佛光头部就高达14.7米,宽10米,耳朵高7米,膝盖和脚背之间28米,它的脚背就可以坐上一百多人。
乐山的山本身并不高,从山脚下到山顶也就15分钟的路程,但是山顶的位置只可以看到大佛的上半身,站在山顶的栏杆边侧身可以拍到大佛上半身。站在山顶观赏大佛时,才能真正体会到"山即是佛,佛即是山"的感觉。由于乐山大佛比较出名,从各地聚集而来的游客比较众多,大家为了近距离瞻仰乐山大佛,只能排队走栈道,山间的栈道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,千万不要在五一、端午、中秋、国庆等节假日前往,否则在长长的栈道上都要走好几个小时。栈道从上到下有九匝,因此又称为九曲栈道。最宽的地方1.45米,最窄的地方仅0.6米,总共有217个石阶,栈道位于大佛右边的悬崖上从佛头到佛脚,可以近距离观看大佛全身各个部位。
要想看到大佛的全貌,只有乘船才能看到。乐山大佛位于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河的交汇处,与乐山市隔河相望。从乐山港码头乘船,坐在船上可以看到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,还有两尊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伫立左右,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。
乐山大佛一刻就是90年,不仅跨越了两个朝代,而且海通法师为刻佛倾注了毕生心血。大佛建造的初衷是治水,所以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非常巧妙。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都有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;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,第4层、9层、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;衣领和衣纹皱折里面也有排水沟;正胸也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;右臂后侧也有水沟。正胸与右臂后侧的水沟相连,大佛身上这些可见可不见的水沟,共同形成了完美的排水系统,起到了保护大佛的作用。
乐山大佛是三代工匠花了90年时间完成的,随着时间的洗礼,大自然的考验,乐山大佛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,有自然的,也有人为的。自古到今乐山大佛也经过了很多次的维修。乐山大佛景区门票是80元/人,不知道乐山这尊大佛对得起这样的票价吗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
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,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,家境贫寒,刻苦读书,自幼写作优秀,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,被人称为江郎。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,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,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,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。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,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,家境贫寒,刻苦读书,从小写作优秀,文章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,声名远扬,人称江郎。他长大后任职宣城太守时,一日停船在禅灵寺庙,梦见一个自称孙景阳的人出现,表示曾赠送江淹一匹锦缎,现来讨回。江淹伸手掏向怀中,果真抽出几尺锦缎。孙景阳见状却生气地表示江
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。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。元曲大家中,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、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。他说:“尝谓元人剧词,约分三类:喜豪放者学关卿,工锻炼者宗实甫,尚轻俊者号东篱。”明代何良俊在《四友斋丛说》中说:“元人乐府称马东篱、郑德辉、关汉卿、白仁甫为四大家,”在此以前、元代周德清在《中原音韵》序中说:“乐府之盛之备之难,莫如今时…其备则自关、郑、白、马.一新制作。”但是,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,却没有以“四大家”称呼四人。这些
一、中国丝绸国粹精评:丝绸是中国的特产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,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,史称"丝绸之路"。从西汉起,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,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。由此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,中国也被称之为"丝国"。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,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,也称天然丝,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,包括桑蚕丝、柞蚕丝、蓖麻蚕丝、木薯蚕丝等。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,由蚕改
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之一,出现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,约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,它是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,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。那么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,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?«——【·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·】——»社会背景甲骨文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,商朝,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,共历时约500年。商朝时期社会主要是以农耕为主,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,社会分为上下两级,上层是贵族和祭祀阶层,下层是农民和手工业者。商朝还有强大的宗教信仰,相
古来勤学励志的人物不在少数,囊萤映雪、悬梁刺股、牛角挂书……其中,凿壁偷光的匡衡,更是成为了代代文人学子砥砺奋行的榜样。然而,匡衡的故事似乎堪堪停在了他偷光苦读,成为一代相宰,扬名立万的巅峰时刻,之后的匡衡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?是辅佐王业,贤良终老,还是另有所为?兰陵建业志:立志读书,发奋用功匡衡,字稚圭,出身世代务农之家,家境苦寒,自记事起,他就提着等半身高的饭盒,踉踉跄跄地跑到田间地头给家中的劳动力送饭,再大一点,他已经可以勉强握住锄头,像模像样地除草松土了。匡衡的原名叫匡鼎,自小他父亲就去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ke20.com/shbaike/900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1566108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生活百科 2023-03-22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